连城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连城小说网 >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 第696章 时代的谢幕

第696章 时代的谢幕

第697章时代的谢幕

鹅城民武部基地

陈旧但整洁的基地内用桌子和红布搭起了简易的舞台,各方人员悉数到场。

500名身穿便装但同一小平头、站的笔直的委培学员见证下,闫剑将他们的名单重新退回到鹅城,并以普通人身份重新进行训练,民武部再与渔业协会签订合同,委托后者对这批「不合格学员」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渔业协会再要求海上联防队承担任务,于是历经三次周转,这500名学员暂定6个月内就是海上联防队的实习船员了。

陈泉荣、林村进、黄东顺等人看到最后一个章印落下,顿时喜笑颜开起来。

这些「不合格学员」可都接受了了海军近10个月的训练,虽然缺少实操经验,但纪律性和素质都没得说。

当然大湾自己培养的也不差,只是数量太少根本不够用。

500名海员的去向一早就分配好了,主要应用于本季度值班巡航的舰队,包含:

金刚号战列巡洋舰;

双月号(失矧)轻巡洋舰;

寮月号(阿尔及利亚)重巡洋舰;

友谊号驱逐舰;

文明号驱逐舰;

新风号驱逐舰;

公证号驱逐舰。

四艘驱逐舰还好,但巡洋舰和战列舰长期编制缺口600人以上,这还是只满足基础的航行需求和主炮组维护,人员太少的话对远航风险也很大。

等著500人被三条战舰消化,巡航舰队就拥有了长期巡航能力,一次性去南洋转悠半年都不在话下。

然而闫剑并不知道这一打算,直到看见联防队的教官们直接领著五百学员登上大巴才忍不住问:

「这是先送去大湾港适应对吧?」

「完全正确。」

「那他们什么时候上舰出海?」

唐文想了想伸出两根手指。

「两周?」

唐文摇头。

「不能是两天吧?总得给他们适应时间,还有人员管理体系都没定下来啊。」

唐文还是摇头,直到几辆改装过发动机的大巴咆哮著绝尘而去后才开口:

「二十分钟,寮月号和公正号就在鹅城港,离这里只有20分钟的车程,他们需要立即上船前往纳土纳,再在那里登上其他缺人的船,我的值班舰队因为人员太少连轮班都不够,现在总算是能正常巡航了。」

「……」

闫剑此刻无比庆幸那名富有远见的参谋提出的转役前训练方案,但同时也意识到这批学员预计全部6个月的时间都要在船上度过了,还真是……高强度啊。

……

8月最后一天

唐文本来准备完成鸽了许久的纳土纳行程,但一封来自交大和魔都飞机厂的的邀请信又让他提起了兴趣:

运-10的2号机首(次复)飞——时隔十四年的飞行。

话说虽然运-10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但上飞仍然保持著最后的尊严,除了做静力测试结构性破坏的1号机以及状态差的3号机,2号机一直有专人团队维护,哪怕这两年的大裁员也没有取消。

当7月中旬唐文开始谈收购时就下令修缮这架飞机,不仅提供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将航空机械厂的老人也带了过来。

航空机械厂在鹅城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也没忘本,除了鼓捣出gz20这个国产支奴干,后来还用库存零件组装了2台涡扇8,并进行了一定改进。

尤其是当f110换取的发动机专家抵达后,他们除了整理斯贝和f110,也抽空指导了涡扇8的进一步升级。

航空机械厂得到的自由经费,最后化作了7台涡扇8a改进型发动机,并完成了5000小时(累计)长测。

涡扇8终止时依然处于原型阶段,而涡扇8a才相当于是走完最后一步的完全体,在十多年后的新技术加持下可靠性大大增加,推力略有上升达到了90kn,同时油耗大幅降低20,重量减轻了约7。

唐文对航空机械厂完成涡扇8这个烂尾项目也很支持,毕竟要知道涡扇8研制终止的1984年,国内航空发动机取得的另一大成就是克服涡喷6燃烧震荡问题——这是五爷和六爷的发动机,从仿制成功到最后完善用了足足25年。

相比之下,在困难时期自行仿制成功的涡扇8显得是那么先进,完善涡扇8a就和掌握斯贝一样帮助盖金掌握航发设计到测试的全套流程。

其中测试表现最好的4台立即被装上船运到了魔都,当2号机检修的时候就同步替换了原来的老旧发动机。

除了航空机械厂热情的投入修复运-10中,萨博的工程师也没闲著,毕竟运-10是实打实的百吨以上中型客机,而萨博从未造过如此大的客机,学一学也有好处。

虽然运-10的确落后于主流客机,但世界上能独立造出这个级别客机的国家又有几个呢?原世界线十多年后c919立项时还把运-10拉出来研究参考呢。

不管是常布斯、第一飞机制造厂、航空机械厂还是魔都厂对修复运-10的热情都是无限的,后者顺带还把交大也拉了进来,到目前2号机的重要系统全都经过了修缮和维护,并成功通过了起飞前的验收。

……

大场机场

「来人,给我把他摁住。」

「不是,唐总你相信我飞机真的没问题啊!」

「不行就是不行!」

唐文死死拉住试图进入机舱的常布斯,后者只能遗憾地看著两名飞行员带著两名机师关闭舱门。

除了满心想著站在机舱里参与「首飞」的常布斯,今天的大场机场观众出乎意料的多。

唐文来的时候就被停机坪围著飞机的乌压压的人群吓了一跳,大场机场是魔都飞机厂的试飞地,另外兼顾一些军机起降,民航几乎已经不在此运营,平日里基本没有什么人。

而今天来的除了军方,几个飞机所,魔都地方,还有一些看起来地位就很高的老人,他还在其中看到了赵汉德和陈素礼的身影。

好不容易挤到赵汉德身旁,他马上问道:

「什么情况,我那麦道11首飞都没这么热闹。」

「那能一样么。」

旁边的陈素礼插了一句:

「运-10复活,你知道是多少人的念想吗?当初可是全国围著708工程转。真是够聪明啊,这架飞机只要飞起来,你们得到的支持就多咯!」

得,还是亲儿子和养子的区别,更何况d11g这个养子的血缘还没国产化呢。

这个时代有时候看起来有些矛盾,后世认为是造不如买盛行的时候,可唐文感受到的却也是国产化情结最浓重的时候。

就在此时刚刚陪赵汉德聊天的几个老人也发现了他,走过来简短打招呼问候后就直入主题:

「盖金要复产运-10吗?」

「额,不,现在我们的目标是c919。」

「c919和运-10哪个大?哪个飞得远?」

唐文:……

本时空的c919设计目标是翻版的737ax-10,和运-10比参数当然有差距,但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但是,唐文认为这种解释对几位老人可能不起作用。

「嗯……运-10的确要强一些,但作为客机来说c919一定是远超运-10,而且运-10的生产线早就没了。」

果然,对方的注意力全在「运-10更强「上,更因为这几个字似乎人都精神了不少,说话也有力了起来,指著已经启动发动机正在被推入跑道的飞机问道:

「这四个发动机是重新生产的涡扇8,而且比以前的质量更好?

既然连发动机这样重要的技术都能啃下来,我相信复产乃至完善运-10对你们也不是问题。」

「咳咳,你们说什么呢,小唐那边有人找你。」

赵汉德猛眨眼睛,唐文立即以这个理由遁到一边,然后就撞上了本应该在西北的贺怀德,果断和对方站在一起。

此时准备充分的2号机已经开始滑跑,四台中低涵道比引擎的轰鸣比正常客机更加尖锐。

重新粉刷过的涂装仍然是民航标志,让放置多年的机体看起来依旧很新。

「首飞」相当的顺利,这架沉寂近20年的客机虽然日历寿命已经老迈,但仍然有著制造它的年代那样的坚固和可靠,围绕著机场在低空进行8次绕飞。。

唐文还看到很多人激动地像是当年首飞一样,常布斯更是满脸涨红地踮起脚使劲挥舞自己的帽子。

这时贺怀德也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个时代总算完美的谢幕了,唐总,我们的e2已经开始研制了,但空军还是想要一款大飞机,我们要采购2架麦道11g。」

「不等c919?预警机用不了太大的机体,而且小一些使用起来更方便。」

「双发太勉强了,三发更可靠些…其实如果运-10成功我们会更倾向于四发布局,毕竟油耗对军队不是问题。

预警机开发的平台要从一开始就确立,否则后面是很难改的。」

「我可以打听下方案吗?」

「还没确定呢,但……我们不会用e2的机械扫描,直接瞄准aesa有源相控阵,不然这么大的飞机实在可惜了。」

贺怀德想说的是麦道11其实对于空军超标了,相比起e3,麦道的最大起飞重量近乎翻了一倍多。

坏处是对起降维护条件要求更高价格更贵,但好处么……作为可能的全球第一大预警机平台,麦道11的燃油量和发电能力是目前世界同类无法比拟的,不仅能支持大功率的aesa雷达,还带来了12到15小时的超长滞空时间。

相比于伊尔76这样的运输机,麦道11还更平稳更安静舒适,能保证预警机里的机组十几个小时里也能过得很舒服,指挥一场大战丝毫不会累。

麦道11可是最大能载客400人的6米级宽体巨无霸,而一架预警机上也就20人,即使机舱里增加各种设备,剩余的空间也甚至能保证每个机组成员有个小卧室——当然真这么做搞不好就有「麦道旅馆」「空警饭店」的「美称」了。。

评论员从704工程到麦道82到麦道90,再到ae100、麦道11和c919,将近几十年的客机发展过程详细论述一遍,然后下结论:

虽然中间路段出了一些意外和挫折,但国内的客机产业仍然在稳步前进,未来是光明滴!

其中盖金自然被反复提及,作为近乎是唯一的民营重工/尖端技术企业获得了极大赞赏,唐文本人头上也多了几个头衔。

这篇文章和二号机首飞都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对于运10复活国内普遍都报以极大赞赏,不少媒体都猜测唐文可能为了赢得国家支持会重新启动运10,并且有理有据的认为会用麦道11的技术改造运10

起初航空业界对这种传闻并不是很相信,然而当第三天时魔都日报披露二号机使用的发动机均为盖金重工全新制造的涡扇8a,情况就又有所不同了。

……

「不是,我这辟谣怎么就没人相信呢?」

唐文看著面前一脸谄媚的李维斯,用力地揉了揉脑袋。

他真的没想过复产运10!

不过这次还真是他想错了,李维斯上门的原因其实是人人日报的头条。

在外人看来这张头条其实是将盖金捧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意味著要开始大力发展国产客机。

在那篇报纸发行过后,外界首先感受到的是民航总局取消了很多对空客的意向订单,理由是资金不充裕以及国内航空市场已经快饱和。

但联想一下就知道,这是在为国产客机铺路了,从行政层级进行干涉。

这导致一个极其糟糕的可能:未来数年内,至少在c919和麦道11g国产化呈现明显失败趋势前,国内会主动缩小对外客机订单以支持盖金。

刚刚有所复苏的客运市场因此事立即又有跌落的趋势,如果外部客机还想继续吃肉,参与国产客机开发就成了唯一出路。

之前来的波音和空客都对国内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攻势,不管是私下许诺什么还是拿技术交换承诺,都是为了参与进国产计划中。

当然这其中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趁机捣乱就不得而知了。

但麦道比较特殊,毕竟即使在帝国试图干扰d11交易时,麦道和背后的利益团体依然保证了交易继续进行下去,对待起来要认真些。

而这次李维斯来是带著一种新客机「g-200」计划,意在开发一种200吨级定位类似于a330的宽体双发远洋客机,刚好可以填补d11和c919之间的市场空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