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连城小说网 > 状元郎 > 第359章 阅卷

第359章 阅卷

秀才们考试的时候,外帘官监考,内帘官也没闲着。

主考官刘丙又按照头场出题的方法,会同十三位同考官,又拟出了第二场的考题一一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各一道。

然后按照同样的流程交给印卷所刻印,所有墨卷都要在十二日凌晨前印刷完成,时间十分紧张。但没办法,为了尽可能减少泄题,朝廷规定考官不能一次拟出所有的考题,只能考一场出一场考场这边。

连续两晚没睡好,中午又吃得太饱,苏录感觉一阵阵犯困,也顾不得什么朽木不朽木了,便歪在铺盖卷上睡了过去。

直到交卷的钟声敲响,他才赶紧伸个懒腰坐起来,从墙上摘下斓衫和儒巾,穿戴整齐来到巷口交卷。交卷之后,他便推着推车导入人流,向贡院门口走去。

三天下来,人人疲惫欲死,却没人敢放松,因为明天早晨就是第二场。

苏录拖着沉重的推车走出贡院街,田总管和小鱼儿等人早就等侯多时了。

小鱼儿赶紧接过他的推车,田总管也忙道:

“公子,跟着小鱼儿去文昌客栈吧,就不回公所了,节省点时间吧。”

“嗯。”苏录点点头,一个字也不想多说。

小鱼儿带着他来到与贡院一墙之隔的文昌客栈,见到同样疲惫欲死的苏泰。

“辛苦了。”

“辛苦了。”

哥俩互相心疼一番,苏泰道:“洗澡水烧好了,快泡个澡赶紧睡觉吧。”

“嗯,二哥呢?”苏录点点头问道。

“我得去按摩。”苏泰指了指自己的肩膀道:“硬得象石头。”

“嗯。”苏录便不再说话,赶紧泡个热水澡,往床上一躺,倒头大睡。

考生们暂时得以喘息,贡院中,庞大的阅卷机器,却已经隆隆开动

场官们将今日所有考卷收上来,全部送到至公堂中,交给专门的受卷官。

受卷官会在提调官、监临官的监督下,仔细清点试卷数量,检查有无明显违例。

确认无误后,加盖受卷官关防,然后每五十份试卷为一捆,装入特制卷箱中,粘贴封条,由监临官监督送往弥封所。

弥封所是给试卷糊名的地方。书吏们将写有考生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的卷首部分折叠,用特制纸条密封,在密封处加盖骑缝章,确保无人私自拆封。

完成后,弥封官会将试卷重新装箱,再次粘贴封条,亲自送交誉录所,并与誉录官办理交接手续。全程依然要在监试官的监督下进行。

誉录所中,上百名眷录生严阵以待,待誉录官将考生的墨卷分发下来,他们便用朱笔在空白的卷子上全文照抄一遍。

这个过程必须忠实原卷,连错字、漏字、失讳字都要原样保留,绝不许擅自更改。

誉录完成后,眷录生还要在墨卷卷尾署名,以示负责;誉录官则在朱卷封面加盖官印,待所有试卷誉录完毕便送往下一站。

所以刘丙等人完全看不到考生的原卷,也不知道自己批的是谁的卷子。这就大大增加了通关节的难度,好让普通人家的孩子有可能战胜官二代们。

这就是糊名誉录的初衷。虽然再好的制度,日子一久都会被找到漏洞。但谁也无法否认,它们极大地维护了科举的公平。

朱卷离开誉录所后,还不会直接送往内帘,而是来到了对读所。

对读所中,对读官将朱卷与墨卷分别交给两名书吏:一人读墨卷,一人读朱卷,逐字逐句核对,如发现誉录错误,对读官会标注并修改。

对读所核对无误后,将朱卷与墨卷统一编号,送回至公堂中。

监临官命收掌官将墨卷封存,然后会同提调官一起将朱卷送至飞虹桥。

这时已经是第二场最后一天了。

主考和监试官则在桥另一端等侯接卷。双方并不上桥,而是由内帘的军士过去,将试卷抬回来。主考和监试官检查无误后,填写交接单,再由军士送给提调官和外监临,便互相拱拱手,各自回去了。双方全程没有任何接触,甚至连话都没说一句。

刘丙和监试官一回到衡鉴堂,便当着一众同考官的面,按房分卷。

同考官领到卷子后,即刻在衡鉴堂中开始阅卷,不得将试卷带回房间。

主考官高坐堂上,与同考官面对面,全程不得离开。

监试官则坐在衡鉴堂门口,与主考官面对面,共同监视同考官们的一举一动

同考官只能评阅分给自己的试卷,不得干预其他人阅卷,亦不许议论考卷的内容与优劣。

阅卷的时间是白天,天黑前主考官便下令停止阅卷。同考官闻命,要将朱卷交还给主考。

主考官和监试官清点朱卷无误后,一起锁门离开衡鉴堂,第二天早晨再开门继续

内帘考官们结束第一天阅卷的同时,乡试第二场也结束了。

这回苏录的状态可好多了。

一来,这一场内容相对较少,苏录第二天就全都答完了,今天一天都在休养生息。

二来,他带了个跟座位同高的方凳进来,睡觉的时候搁在脚头,就解决了无处伸腿的问题,于是睡眠质量显著提高。

晚上睡得好,白天状态就好。

等他交了卷子离开考场,回到文昌客栈时,见二哥的状态也好多了。

“今天没求祖宗保佑?”苏录小声问道。

“不是,是我习惯了。”苏泰摇摇头。

晚饭后,众考生便早早睡下。次日寅时中,又再次起床,前往贡院参加第三场

“我怎么感觉身体被掏空了?”白云山顶着一对黑眼圈,脸色蜡黄蜡黄,哪还有点风流公子的样子?“我还感觉自己飘了呢。”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一个个形容憔瘁,无精打采,就象加班半个月的程序员一样。

“不是给你们准备了参片吗?该吃就吃啊。”苏录状态还好。山里娃,底子硬实,又在贵州陪着王守仁箩路蓝缕,甚至还睡了一个月石棺材,身体抗造得很。

“吃了呀,不吃早就顶不住了。”朱子和苦笑道:“放在以前两片进嘴,就该流鼻血了。现在倒好,吃了一片又一片,愣是没反应。”

“你不会考阳痿了吧”送考的李奇宇道。

“滚一边去。”朱子和骂道。

“再咬牙坚持坚持吧,最后三天了。”苏录给大伙鼓劲儿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哦”众同窗有气无力道。

“大师兄应该说,考完之后我请大家喝花酒。”程万范道。

“我请大家玩个更好玩的。”苏录却笑道。

“嗷!”众同窗这下都来劲儿了。比喝花酒还好玩,那得多刺激呀?

入场之后,中午时考题发下来,是策论五道。

策论分为经史策与时务策两种,乡试会试一般以前者为重心,涉及时务但主要围绕经史展开论述。殿试则以时务策为重心,而且基本围绕当下朝廷大政,但仍需引经据典,以为论据。

此次乡试的五道策论题,毫无意外皆是经史策,分别论及民生、边防、财政、礼俗等,没有一道涉及“宦官当政’或“亲小人远贤臣’之类的敏感话题。

这让考生们暗暗松了口气,谁也不希望关系到自身前途的考试,成了考官发表政见的工具考生们继续考试,内帘衡鉴堂也在继续阅卷。

同考官们根据“理法辞气’四个维度,来评判文章的优劣。

理、辞、气不必赘述,法是考生对八股文行文法式的掌握程度。

所以科举的好文章,应当清真雅正一

文辞简洁、思路清淅,谓之清;

内容真实、符合经义,谓之真;

文风典雅、用字规范,谓之雅;

思想纯正、立场端正,谓之正。

在这个相对清淅的标准下,同考官采用“圈点批抹’来评判试卷:

0表示优秀段落,用在精妙论述处;

、表示良好,用于通顺得体的文句;

”表示一般,用于文句通顺但无亮点处;

表示差劣,用于文理不通或犯忌之处。

基本上有的文章就不会推荐给主考官了,称为落卷。

呈给主考官的文章叫荐卷,肯定有很多圈圈点点,即所谓“可圈可点’。

不过不管是落卷还是荐卷,同考官都要给出批语。

尤其是落卷,必须要说明确切的黜落理由,指出不足之处,不得使用“欠功力’“少出色’之类的含混表述。

因为乡试之后,所有的试卷都要公开,落第考生一定会对自己的卷子锱铢必究。如果他们认为同考官评卷不公正,可以向巡按御史提起申诉。

如果巡按御史也认同判卷不公,便会请求礼部来人覆察处理。

但如果查实阅卷没有问题,文章确实水平一般,考生就会被重处。

有人要问了,那要是查明阅卷确实有问题呢?

嗬嗬,不存在的

而那些“荐卷’,同考官也会在浮签上写明推荐理由,与试卷一同呈给副主考。

如果副主考认可了推荐,便会用青笔在卷子上写个“取’字,呈给主考。

主考也同意录取的话,便会再写一个“中’字,那么恭喜这位考生,他的试卷就被取中了!ps下一章明早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